查看原文
其他

通识课堂 |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:制度史观


  全文共2184字,阅读约需7分钟


编者按

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在北大,选修一门通识核心课,就是打开了一扇大门,你将在大师引领下,发现一片新天地。


经过数十年耕耘和积淀,北京大学建立起一套有三百多门课程、涵盖各个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,其中涌现出一批质量高、影响力大、广受好评的通识核心课程。下面请随着小编一沐春风吧。



 《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》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的通识核心课之一,由阎步克老师与叶炜老师负责讲授。





 

 


阎步克老师


叶炜老师



 古代中国在其早期就发展出了发达的政治行政体制,这一体制在数千年的磨练中日益成熟和完善。它构成了各种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,也是塑造社会形态的强大因素。《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》以古代官僚政治行政制度为内容。通过阐述历代基本制度轮廓,介绍主要官职设置,阐述并提示规律性现象、重大问题和发展线索,以呈现帝国体制的基本架构、变迁历程与政治特点,使学生都能建立对以上内容的基本认识。


《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》的授课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。每一讲内容都具体讲解一种的政治行政制度,各讲选择若干要点,阐述其从先秦到明清的变迁历程,甚至兼及民国乃至现实。其中关键词包括“皇权、相权、地方、军政、监察、律法、礼制、文书、官学、选官、官阶、俸禄、胥吏”等。期望以此让学生集中思考每一种制度的源流、功能与意义。

在课堂中,同学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,了解史实,解读史料,分析图表,逐渐把握认识制度背后的线索及意义。在既生动又富于思辨的讲解中,制度不再是复杂冰冷的琐细条文,亦不仅仅是政治活动的背景。制度塑造了社会架构,让各种社会构成要素各就其位。制度也构成了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则,强制人们该做什么、不该做什么,以及怎样做。在“制度史观”的角度看,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孕育、成长与变迁中的生命主体,它经历了漫长的生命历程。它与政治变动、经济发展、文化演进等线索,或相互牵制,或并肩前行。


  


课堂掠影


在课上,任课老师选择提供了各种史实细节,以及各种论点、著作,还有图片、表格、示意图等,信息量相当之大。同时也力图揭示相关历史表象之后的原理、规律和因果关系,通过各种论点的引证及古今中外对比,增加授课的思辨性,帮助听众把握制度意义。
授课PPT图影


一些有关课程学习的tips


任课老师希望选课的同学,能在学习中建立基本的科学思维,例如区分科学与实用。任课老师引用了严复之语——严复说“学”与“术”是有区别的:“学者,即物而穷理”,“术者,设事而知方”,一个探讨原理,一个服务于实用。严复表示:“今吾所讲者,乃政治之学,非为政之术,故其途径,与古人言治不可混同。”这门课程所讲的,也是制度原理,而不是“治国之道”。 进而要区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。也就是评价与实证。事实判断有是非之别,“是”与“不是”二者必居其一。古代史学有“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,为贤者讳,为中国讳”的史法,然而“实录”、“直笔”更为可取。Tell the truth, the whole truth,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,是学者的最基本责任。据说周武王伐纣“血流漂杵”,孟子便云“以至仁伐至不仁,而何其血之流杵也?”这就把“真”“善”混为一谈了,而二者应严格区分开来的。正如医生眼中的病人,只是生理、病理上的人,而不应考虑亲人或仇人、好人或坏人的问题。由实证而揭示前所未知的史实,最能显示专业学者的功力所在,那是业余爱好者难以企及的。 价值判断一旦事涉“好不好”、“善不善”、“进步或落后”,那就取决于个人的视角、立场和价值标准,千差万别了。一个制度“好不好”的判断,相应地,也是千差万别的。例如,通常认为唐宋制度比秦汉又有了重大进步,钱穆却认为宋制不如汉制。这类争论经常发生。又如科举制促进了社会流动,若着眼于流动性给底层提供了公平竞争的上升机会,则将对它做出正面评价。科举考试的很多内容跟国计民生、与科学技术无直接关系,若着眼于行政合理性,又可能做出负面评价。古代还有一种“贤者居位”思想。“贤者”就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,那么对科举又将有一种评价,它给文化人崇高的政治地位。所以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,大部分是行政官僚的作品,这就是“贤者居位”制度的文化产品。所以在为评价而争辩之前,应先行厘清各自的标准、尺度,否则就是鸡同鸭讲,各说各话。 进而还要知道评价、理论、实证是三个不同层面。“评价”、“实证”二者之外,还有一个“理论”层面。“理论”是一套由概念、方法组成的分析框架。每一种理论都像是投向黑暗历史客体的一束探照灯光,它能照亮一幅特殊景象,但也必然有其所见不及之处。对理论,不宜轻言对错。“文化史观”、“经济史观”、“社会史观”、“制度史观”,都是视角不同的探照灯光。认为历史有规律,是一种理论;认为历史无规律,只是一波一波人物、事件,也是一种理论。它们各有各的价值。当然,“理论“有高下之别。有人建构的理论解释力强、涵盖度大、系统性好,有的就粗疏简陋一些。评价理论优劣,主要看它是否能带来新知,提供新的角度、新的景象。 有了上述基本常识,就可以从史实、理论、评价诸方面领会此课的内容了,相信选课的同学一定能够不虚此行。




《北大师说》第二季 | 揭开迷雾,带你探索大学的模样


通识课堂 | 逻辑导论:生长和变动着的概念


通识课堂 | 西方政治思想:贯彻古今的智慧结晶


通识课堂 | 生物进化论:生灵之美,演而化之


北大师说 | 杨子语哲学:经典润人生(内附精彩视频)

相关阅读

来源:“通识联播”公众号,部分内容有删改

编辑:武芸如 王睿临

审校:吴芷婧

美编:佘宜轩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